欢迎您: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平台动态 >

前三季度内蒙古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8-10-31  | 阅读次数: 34 


       2018年以来,在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推动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带动下,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内蒙古消费品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一、消费市场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8.5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乡村消费市场仍快于城镇市场
   前三季度,全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97.7亿元,同比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0.8亿元,同比增长9.2%,乡村消费市场仍快于城镇市场2.5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平稳增长,餐饮收入略有回落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商品零售4398.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与上半年持平;餐饮收入809.6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全区移动4G用户同比增长20.2%,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9.5%;上半年,全区实现网上零售额168.5亿元,同比增长48.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7.0亿元,同比增长69.2%。
   (四)汽车消费持续下降,石油及制品类增势不减
   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5.9亿元,同比下降1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3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21.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长乏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重要消费方式,对传统消费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和经营压力,传统销售的单一实体店面临着消费日益分流、销售额减少的困境。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中,零售额当月下降的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数的53.6%。限上零售企业经营下滑直接影响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二)汽车消费下降严重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前三季度,内蒙古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零售额275.9亿元,占内蒙古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28.1%,汽车类零售额下拉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汽车零售法人企业中9月增速下降的占全部汽车企业的67.1%。
   (三)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消费领域的影响
   随着国家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宏观经济发生了积极变化。消费领域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培育和拓展旅游、健康、养老、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消费热点,着力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但也要看到内蒙古低端供给过剩、产品积压,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居民对中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
三、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对策建议
       虽然当前全区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的基本面依然较好,但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增长压力仍然存在。为此,要立足内蒙古实际,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加大对消费品市场的扶持引导力度,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欲让消费持续为经济增长发力,不能仅仅依靠短期政策“刺激”,长期来看需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同时增加物价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工薪阶层成长为中等收入阶层,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加快企业创新升级,提升商贸企业竞争力。现今的互联网时代,零售企业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对所处的市场和行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厘清企业的核心优势,明确自身的不足,制定完善的企业战略规划,进行创新转型。而政府应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商贸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培育企业服务品牌,引导企业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合适的战略规划,使企业开拓全新的营销渠道、建立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服务意识,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供给侧改革,构筑新零售模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助推新零售的快速兴起。这种新零售,既不同于传统的店铺式销售,也不同于单纯的电商销售,而是线上、线下无缝结合、消费与生产直接对接的一种新型业态。探索定制化生产、个性化服务的新路子。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更新改造,从而使供给更加满足个性化需求、更加高效、更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有助于释放我区巨大的消费潜力。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