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外省动态 >

双创示范基地再“添丁”-2018年7月各地扶助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汇总

发布日期:2018-08-13  | 阅读次数: 31 


今年山西七批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继6月20日省科技厅公告山西省2018年第四批139家、第五批115家、第六批6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后,7月25日,山西省科技厅再次公告了太原北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七批31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基础,其相关工作将纳入省政府年度考核重点工作任务。为积极动员和做好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省科技厅从今年3月起积极组织开展2018年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按照国家统一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系统(网址:www.innofund.gov.cn)全年受理企业注册,2018年10月31日前受理本年度企业提交《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
        入库登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统一纳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精准服务和培训辅导。同时,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须首先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所得税优惠政策。
 

 

 

湖南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上线


         7月26日,湖南省第四届中小企业服务大会在长沙举行。
        会上,湖南省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大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小企业公益服务产品”,内容涉及企业“上云”、创业服务等9大门类的183个服务产品。同时公布了2018年“创客中国”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比赛结果及已实现对接的服务成果。据统计,本次大赛共形成服务对接成果214个。其中达成融资意向3.7亿元,授信11.2亿元,其他对接成果122个。
 

 

 

湖北3406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截至6月底,湖北省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的企业共计3406户,入库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十。武汉、宜昌、荆门、襄阳、黄冈等地入库企业数量靠前。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2741户,享受优惠占比80.4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按照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则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据统计,湖北省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的企业共计3406户,入库企业中,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2741户,享受优惠占比80.47%,共投入研发58.7353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总额44.0515亿元,享受税收优惠11.01亿元。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科技、税务和财政部门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引导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省科技厅、税务局和财政厅将进一步开展企业创新政策培训,加大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等系列科技政策宣讲力度,促使更多的中小企业精准享受到企业所得税优惠系列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能进一步快速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持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广西将建20个品牌创新创业基地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建设20个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到“十三五”末,推动全区培育建设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创业创新基地体系,为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动广西产品向广西品牌转变。
        目前,南宁、崇左、钦州三市已经出台了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南宁市规划建设的基地位于南宁高新区,28个部门参与创建工作。崇左市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地址位于中泰产业园区总部基地产业园;钦州市将在钦州坭兴陶文化产业园内创建坭兴陶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实现建设一个基地、壮大一个产业集群、带动一批人员就业的目标。柳州、桂林正在研究确定基地建设方案。
        计划到2018年底,全区各地有条件和基础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商标品牌集聚区建设5个以上具有广西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自治区级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建设1个国家级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再“添丁”


        山西省发改委公布了山西省第二批15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加上去年首批认定的1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达到27个。
        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山西将力争通过3年时间,围绕打造双创新引擎,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推动双创模式创新,培育具有山西特色的双创文化,到2019年底前建设30个左右高水平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山西依托双创资源集聚的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不同载体,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本投入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多种形式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双创要素投入,有效集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力量,统筹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形成不同类型的示范模式。
        对认定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山西将安排省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给予支持。山西省发改委将会同相关单位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对于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与典型经验,在山西范围内推广,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
 

 

 

上海出台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计划

 
        上海市发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2年)》。该计划紧紧围绕国家鼓励“双创”的战略部署,聚焦新时代创新创业的形势变化、矛盾变化,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上海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
        2009年至2017年,上海已连续3轮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3年行动计划,累计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0.6万人,带动就业82.5万人。“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从2008年的7.4%提高到了2017年的12.6%。为确保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更显著、工作更可持续、更有利于目标任务的实现和考量,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延长至5年。
        新一轮行动计划紧扣继承与创新结合、降本与提质并重、普惠与精准兼顾、政府和社会协同的4个原则,明确了多个目标。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提出未来5年全市帮扶引领成功创业5万人,成立3年以内的初创组织每年创造就业岗位不低于30万个。在创业活跃度方面,提出本市居民创业活动率要保持在12%以上的较为活跃的水平。在发展创业载体方面,市、区两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要超过300家。
        新一轮行动计划力求“全程覆盖”,围绕创业准备、企业创办、企业初创、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提出加强创业能力培养、提升创办企业的便利化程度、实施更加普惠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促进创业企业创新发展等举措,构建了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链。同时,坚持“重点聚焦”,针对缓解融资难的需要,提出了拓展多层次创业融资渠道的举措;针对提升创业质量的需要,提出激励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举措;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提出推进精准高效创业服务的举措;针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需要,提出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举措。
        在新一轮行动计划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中,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合并、完善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完善创业场地房租补贴政策和创新推出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政策等4项创业带动就业政策,被视为突出亮点。
 

 

 

上海浦东创设产业创新中心


        上海首个以项目法人化模式运作的成果转化机构——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日前成立。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与5家企业进行了成果转化意向项目合作协议签约。
        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项目法人化”和“1+X”协同创新网络的总体思路,赋予产业创新中心建立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在治理结构、管办分离、绩效考评及分配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组织架构包括理事会、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3个层面。理事会是中心的决策机构;中心负责“1+X”协同创新网络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以项目法人化、方案定制化、管理契约化为特色,寻找发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前景的项目、具备较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委托国企相关人员以“项目经理”方式纳入管理体系,以股权投资形式入股项目法人公司,推动科技成果在新区范围落地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是中心的咨询机构,成员包括技术前沿专家、知名投资人、领军企业负责人、法务、财务专家等。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